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成立于2008年,下设历史学系和旅游学系两个教学单位。
学院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研究平台。现拥有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,中国史和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考古学与博物馆学、旅游管理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;有1个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,内蒙古地区社会历史文化研究基地,设立内蒙古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心、西方文明研究中心、内蒙古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和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平台,凝练形成内蒙古区域发展与社会变迁、西方文明史和草原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等3个校级学术创新团队。
现有历史学、文物与博物馆学、旅游管理学和文史哲基地4个本科专业,其中文史哲基地为自治区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,历史学和旅游管理学为自治区品牌专业。目前在校本科生487人、硕士研究生120人、博士研究生6人,另有学历教育留学生24人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40人,其中专任教师37人,管理人员3人。有自治区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,自治区教学名师1人;博士生导师2人,硕士生导师19人,兼职硕士生导师8人。教师中有教授9人、副教授8人;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1人,在读博士6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6.8%。
学院自成立以来,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。共获批1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3项国家社科基金特别项目,18项省部级项目和10余项横向项目;纵向项目经费达300多万元,横向项目经费达260多万元。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(含合著)、编著3部、译著1部、古籍整理2部;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,其中CSSCI论文检索100余篇。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1项。
学院秉承“史德求真,旅道崇美”的治学理念,弘扬优秀历史文化,倡导现代旅游文明,在知识的传承和真理的探求中,鼓励学生”多学多行多思,求真求善求美“,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、专业知识扎实、并有很强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;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,努力为师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学习氛围。今后,进一步开拓创新,整合资源、凝练队伍,力争在重大课题上有所突破,为自治区的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做出更多贡献。
“边疆时空网”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“中国边疆研究出版传播平台”所构建的“中国边疆研究知识库”为核心,整合各类边疆学术资源,设置了边疆快讯、图说边疆、学者专访、学者讲坛、边疆书库、边疆多媒体等特色板块,现诚邀以下合作。 1.边疆地区历史学、地理学、文学
查看更多>感谢关注边疆时空网!
“边疆时空网”以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“中国边疆研究出版传播平台”所构建的“中国边疆研究知识库”为核心,整合各类边疆学术资源,设置了边疆快讯、图说边疆、学者专访、学者讲坛、边疆书库、边疆多媒体等特色板块,期待为边疆研究机构、学者带来专业、及时、快捷的线上知识服务和互联网发布和展示平台。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运营组取得联系。
1.QQ :点击右侧“在线客服”—“QQ交谈”发起QQ聊天(周一至周五8:30~17:00)。
2.站内信 :点击下方“联系留言”发送。
3.联系邮箱 :hljdbsm@126.com
4.联系电话 :0451-87683610(周一至周五8:30~17:00)
联系人:齐老师 李老师